书信类可以不写题目,但是题目也可以写:给XX的一封信 模板: 给老师的一封信 曾经教过我的所有老师: 您好! 1985年,20年前,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。
九月金秋,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,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。尊师重教是永远的美德。过去的,现在的,将来的,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享受尊敬与祝福. 他们默默耕耘,挥洒汗水,为我们的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。一个个日子升起又降落,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,不变的是他们那深沉的爱和灿烂的笑容。在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的时候,让我们把对老师的敬仰之情、感激之意以及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呈献出来,作为我们献给每一位教师的节日礼物。有很多赞美老师的比喻: “园丁”;“红烛”;“心灵的工程师”……这些词语远远不够表达您的辛苦,奉献精神和重要性.对我们来说,您是我们最敬爱的人,是我们启蒙的人,也是我们最钦佩的人. 你们勤奋耕耘、默默奉献,你们敬业爱岗、精讲善练,从你们身上,我们看到了铺路石的影子,看到了什么是奉献,看到了什么是言传身教,看到了什么是永恒的真善美......在你们身上,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. 教室里,白色的粉笔末,一阵阵的飘落。它洒白了您的黑发,却将您大树的绿色映衬得更加浓郁。讲台上,书桌旁,寒来暑往,春夏秋冬,撒下心血点点。辛苦了,我的老师。愿我的祝福像清茶滋润您干涸的喉咙,像夜晚的星光照亮您的办公室,像鲜花送给你一片心香! 拨动真诚的心弦,铭记成长的辛酸,成功的道路上永远离不开您,亲爱的老师,祝您永远快乐,永远幸福. 此致 敬礼! 你的学生:XXX
为什么每年高考大家只讨论语文试题,而不讨论数学呢?
这个问题很显而易见。
一.首先数学不是专业没法看懂?,即使学历高的多年不接触实操,估计也不好轻易评论。而我们这些平民更是看不懂。哪里会有讨论?
二.语文。只要我们认识汉字,就可以读,可以写。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难与不难。所以就有了讨论。
三.每到了高考日,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高考,想体验一下这种紧张。也只有关注下作文题目,以表示自己也在参与。
我就是属于那个数学看不懂,语文可以稍做讨论的家长。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这样呢!
高考语文如何达到130分?
我送过十几年毕业班,也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名校,但是语文成绩达到130分以上的寥寥无几,我印象中顶多六七个人吧。
说实在的,语文要考到130分难度是相当大的,不仅要有实力,有时还需要点运气。
现在高考语文就是两大块——阅读和写作,成绩达到130分的话就意味着这两项扣分都不能超过10分。一些语文基础扎实、阅读能力强的学生阅读题要达到这个标准虽有难度,但还是有一定把握的。但是作文要得到50分以上的高分,不确定因素就太多了。遇到自己较为熟悉的话题,思想和材料都有储备,写起来得心应手,也容易得高分;若是遇到个自己并不熟悉的话题,平时对此类问题也没有什么思考,靠临场发挥,硬去挤,硬去凑,写出的文章连自己也不满意,怎么可能得高分呢?所以,相对来说作文得分运气的成分要大不少。记得很清楚,2005高考一位女生学习很好,语文平时考试成绩就在115到120分之间,但高考正好考了130分。为什么有如此好的发挥呢?原来那年的作文题与原先训练过的一个题目很相近,她那次作文写得很出色,还被当作范文印发给全班同学看了。这次遇到这个熟悉的题目她就好不犹豫地把原来的作文给搬上了,用了不到20分钟,腾出的时间用在了做基础题和阅读题上,得到那样高的分数也就很正常了。
当然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,还需要扎扎实实做好日常积累和训练。就阅读而言,掌握必要的答题规律和技巧也就可以了,但写作得下苦功夫。不光得有资料的储备,还要有思想和理论的储备,这就需要多读书勤思考。还有一点很重要:一定要清楚高考作文评分的标准。明白了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得高分,日常训练才能有的放矢,才能向着那个目标努力。平时多看一些高考优秀作文是很有必要的,学习借鉴人家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高三语文有什么答题模板?
☃️☃️☃️☃️感谢悟空邀请☃️☃️☃️☃️
?欢迎来到“老穆说语文”问答领地,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!?
老穆解析
穆老师先来带大家看一下高考试卷的构成情况,穆老师分析了“江苏卷”和“全国卷”,为大家整理成下图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认真查看一下:
穆老师认为,高考试题的答案命制,一定是“有据可依”的,不可能毫无章法的随便乱命制。
穆老师就“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”,给大家展示一下相关考点的知识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老穆支招?〖1〗人物与人称
?〖2〗环境(角度细化分析)
?〖3〗情节(概括、安排、技巧)
〖4〗文章结构(标题、段落、线索)
〖5〗语言(技巧及特色)
〖6〗句子赏析与写作手法
〖7〗主旨提炼
〖8〗探究题1(意蕴类)
〖9〗探究题2(内涵、效果、要素类)
试题例举例如:《何容何许人也》
〖1〗文章阅读
〖2〗试题
问:“他喜爱北平,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。”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。
〖3〗考点——内涵类探究
〖4〗解析
句子内涵类探究,要从“句子含义”、“情感态度”和“写作意图”三个角度去答题。
〖5〗答案
亲爱的同学们,你们明白了吗?加油哦!
?如果您觉得不错,记得关注“老穆说语文”,并点个赞哦!?